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监察法的决定,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监察法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的重要篇章,其修订不仅意味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法治化进程再上新台阶,更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与时俱进,监察法修订应对新挑战。自2018年审议通过以来,现行监察法在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实现对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涌现,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监察法的修订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旨在完善相关法律,与时俱进,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在修订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科学修法等原则被放在首位。修订后的监察法,不仅保持了原有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形势发展要求,作出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决心,也彰显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强化监督,监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此次监察法修订的一大亮点在于加强了对监察权的监督制约,将保障公民权利作为重中之重。这既是对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修订后的监察法对强化监察执法工作规范化要求、强化公民权利保障、确保严格依法,慎用监察强制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不仅为监察机关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执法依据,也为公民权利的维护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强对监察权的监督和约束,有助于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提升监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监察权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群众更加信任和支持监察工作。
国际合作,共筑全球反腐防线。在全球化的今天,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此次监察法修订,充实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相关规定,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法律支持。修订后的监察法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提升我国在国际反腐斗争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全球反腐事业的深入发展。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我国的反腐败制度和机制。同时强调了信息共享、司法协助、资产追回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形成全球反腐合力,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加强国际反腐合作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法律保障。
监察法完成修改,是我国反腐败斗争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也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注入了新的动力。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我们也期待修订后的监察法能够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公平正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古楼纪检监察工委干事 刘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