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又强调“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刻认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危害性。领导干部要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

正确的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导向和标尺,它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工作作风和实际成效。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干部在谋划推进工作时,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监督力量向群众身边聚焦、监督重心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要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党员干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力震慑。

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确保政治生态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这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注重实际效果,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法治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政绩观的重要性和不正之风的危害性。同时,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确保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严格责任追究,对发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        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纠治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等政绩观错位现象,‌以及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作风不正问题,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党中央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改革创造良好推进环境。(闫寺街道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