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网调查全国两会十大热词新鲜出炉,“依法治国”“就业”“乡村振兴”关注度位居前三,反腐话题今年首次未纳入候选热词。回眸2023年,惩治腐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腐败增量遏制更加有力,腐败存量清除卓有成效,切实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民生关注的各领域深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新态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
树正确政绩观,亮“清廉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身为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树立正确政绩观才能站稳为人民干实事、创政绩、谋幸福的脚跟,因此我们务必走在前、做表率、当标杆。应始终坚持政策落实、干事务实、言行一致、落笔真实,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反对数据造假的“花架子”,为民分忧不是简单的“材料”“痕迹”,纪检监察机关务必要增强狠抓作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靶向纠治“四风”顽疾,以驰而不息的精神和韧劲不断推动反腐倡廉工作走深走实。
狠纠形式主义,成“减负增效”。“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我们贯彻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如若基层建设笼罩在形式主义的黑障下,想要打破万千囚笼,又谈何容易!靶向纠治形式主义,关键是强化纪律建设,知纪明纪,方能遵纪守纪,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重点不应只放在“盯违纪”+“盯违法”,只有形成反腐+纪律审查双合一的长效机制,才能以强大推动力敲响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的警钟。其次,强化督查检查,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严防“反弹回潮”。纪检监察机关应协同相关部门形成强大监督合力,通过部门联动督查、“回头看”督查等形式,切实压实各级责任,督促限期整改,全面纠治随意摊派、推诿责任、整改拖沓等行为,深挖病根源头治理,全力破解加重基层负担难题。
持续正风肃纪,敢“自我革命”。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作为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主题主线,清正廉洁是纪检监察干部最硬的“底牌”,也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底气所在。我们要善于巩固拓展教育整顿成果,持续净化纪检干部队伍,不断培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气神,以严管厚爱不断激发队伍活力,促使工作机制逐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其次,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全面覆盖,推动以上率下、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廉洁齐家的良好风气。坚持关口前移,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动态更新廉洁履职情况、家庭成员信息等,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向“八小时以外”延展。(侯营镇纪委 曾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