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全力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1年6月15日

优化发展环境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东昌府区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创新思路、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了全区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东昌府区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发,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构筑良好的发展软环境上下功夫,在服务经济建设上求突破,坚持打造坚实的诚信环境,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建造快捷的服务环境。
2002年,东昌府区率先在全市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37个具有行政审批(审核)、发放证照等职能的部门和服务单位进驻中心,
230项审批服务事项落户行政服务中心。2007年6月份,东昌府区所辖乡镇、办事处成立了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将行政服务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2008年东昌府区又对全区未进行政服务中心的收费、罚款、检查项目100余项进行了清理,全部实现了入厅办理,切实为群众和客商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方便、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窗口,真正实现了政府工作提速的要求。同时,为强化外部监督,东昌府区还在行政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投诉电话和举报信箱,积极接收并查处行政投诉举报,落实民意测评制度、群众投诉制度和中心督察制度,有效加强了对服务中心窗口的全程监控。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切实改变了原来那种“东跑西跑重复跑、你批我批多头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切实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2010年东昌府区共引进项目169个,其中引进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65个,总投资120.5亿元,实现了招商引资质量和实效的双提升。

二、积极拓宽监督渠道,扎实构建热线网络

从严监督是保持从严预防和从严惩治腐败行为的关键环节。为加强监督,东昌府区坚持紧紧围绕构成发展环境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突出监督重点,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监督机制,东昌府区立足服务和监督两个方面,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相继开通了“纠风有奖举报热线”、“清风监督热线”、“行政投诉热线”三条便民服务热线,及时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机关12388举报电话,建立了“东昌府廉政网”,通过网络接访,在全区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投诉网络。特别是依托行政投诉中心设立的“行政投诉热线”,充分发挥方便群众参与、有利双向交流的优势,大力倾听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意见,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及时查处纠正有关部门办事程序不规范、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2010年以来,东昌府区行政投诉中心受理并查处涉及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15起,解决了一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及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在新建热线的基础上,东昌府区还充分发挥已有热线、公开电话作用,在全区建立了热线、公开电话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形成了一个横向辐射广泛、纵向层次丰富的热线和公开电话网络体系。对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发展环境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进行协调和监督,为更好地治理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了保障。

三、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经济发展秩序

为切实增强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东昌府区每年都要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到企业走访座谈,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东昌府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深入到区属15家大型企业,16个镇、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及有关市场,就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调研走访,针对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引导银企加强合作,已累计获取信贷支持10亿余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继出台了《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对机关工作人员妨碍经济发展若干行为的处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同时,开展对罚没项目及预算收费项目的清理与规范活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对罚没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的审计监督,规范收费处罚行为,切实解决变相罚没、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坚决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和自由裁量权细化执行标准的行为,保护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快速反应机制,2007年东昌府区在聊城市率先成立了“经济110”, 制止和查处违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案件、事件,维护经济发展秩序,保障企业和群众利益。“经济110”成立三年多以来,90余次快捷有效地查处和解决了企业投诉区属行政部门违法违纪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切实达到了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

四、坚持惩防并举原则,切实建立长效机制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需要树立长期作战和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需要持久的推动力,要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有效地探索,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用长效机制来巩固和推动工作成果,最终把各部门、各方面、各领域的长效机制纳入到全局性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机制体系中去,在建立长效机制中发挥职能作用。近年来,东昌府区紧紧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突重点、抓热点、解难点,坚持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惩治,实现了监察效益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一方面抓典型,推进教育预防工作。出了案件和问题仅仅做到对人对事的处理还不够,还必须注重抓好惩戒与教育的结合。东昌府区按照“抓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从典型抓起,用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正反两个方面典型,及时进行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着力营造加快发展的宽松环境,清正廉洁的从政环境,公正严明的治腐环境,为民务实的服务环境,快捷高效的办事环境,鼓励干事的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人员。东昌府区始终把影响行政效率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行政效能监察的着力点。坚持“真抓、早抓、主动抓”的方针,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对倾向性问题每年都确定一两个重点进行专项整治,抓一项、成一项、巩固一项。近年来,对社会举报和群众来信投诉的办事效率低下、“三乱”、错位越权、粗暴执法等问题和行为,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严肃追究了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并制定了相关的制定规定及预防措施,建立和形成了预防的长效机制,使以上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纠正。

(作者:聊城市东昌府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