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个“坚持”深化国企领域腐败整治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明确释放出持续深化整治国有企业领域腐败,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反腐败工作,有的国企高管相继落马,国企反腐成效显著。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国企领域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且严重破坏社会公平公正,损害政府公信力,因此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国有企业腐败,运用三个“坚持”,推动国企领域政治生态持续好转。

坚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保持高压态势常在。针对现阶段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频发,呈现出腐败主体圈子化、腐败行为间接化、利益实现方式隐蔽化、风腐交织一体化等新的趋势,要主动应对,深入分析总结共性规律,紧抓问题“七寸”,深挖国有企业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突出查处重点、聚焦关键环节、紧盯“关键少数”,瞄准靶向、找准切口,集中力量、查深查透。

坚持“全周期管理”模式,推进重点领域反腐工作长效化。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要对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把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贯通起来,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相关部门和行业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着力减少腐败机会。

坚持廉洁文化浸润,构建“不想腐”的政治自觉。一方面,坚持严惩腐败与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用好案情通报、忏悔录等反面教材,深入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另一方面通过严厉惩治和反面案例输出提升民众对腐败危害的认知,在降低民众的腐败容忍度的同时,对少数民众托关系甚至行贿行为进行纠偏,在源头种下规则意识和公正观念的种子。不断推动在整个社会层面形成公私分明、公开公正的廉洁文化氛围。(斗虎屯镇纪委书记 张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