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提升到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高度,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三个区分开来”更好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抓实严管发力点,强化监督防未病。近期,多地党员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通报,这些反面案例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对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和意志的认识还不清醒、干部纪律观念淡薄,也体现出纪律约束的必要性。历史和实践证明,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深刻领悟从严要求干部的重要意义,认真谋划部署落实举措,将“严的标准”贯穿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对违规违纪违法触犯党纪红线的行为严厉察处,警省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醒、函询、诫勉,着力防止未病变已病。
铺好厚爱安全网,托住干部干事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需要的就是实干和创新,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摸索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失误,对此既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纪律松绑”,关键是认真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干事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考评奖惩机制、追责问责机制等,树立鲜明监督执纪执法正导向,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受处分、处理干部跟踪关心关爱和回访工作,帮助其卸下“思想包袱”,重燃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
打好严管厚爱组合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严管不是死板,厚爱不是溺爱,二者的初衷与目的是内在统一的,二者的结合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总结。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一方面“问”不为之责、乱为之责,对不担当不作为、不考虑客观实际、不顺应发展规律、不因应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坚决出击、亮剑,有力追责、问责,纠治“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容”无心之失、探索之误,从问题的性质和后果、事情的依据和过程、主观的动机和态度等多个维度客观分析干部的失误错误,精准区分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无禁和严禁。
新征程上,全面从严治党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用“严管”的外在压力和“厚爱”的内在动力,更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干部在廉洁上“管得住手脚”、在事业上“放得开手脚”。
侯营镇纪委 韩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