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拿到了安置费,解决了住房问题,党的政策好啊!”近日,面对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回访,东昌府区城区某村一村民激动地说道。在处置该村拆迁补偿安置信访案件中,东昌府区纪委监委对该案问题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后,并未“草草收兵”,而是跟进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兑现了临时安置费13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
群众的关注点就是信访举报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东昌府区纪委监委用好“三真”工作法,用真心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用事实真相反馈群众,用真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用真心温暖群众。一是重解释。若来访人反映问题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工作人员认真倾听来访人问题并做好记录,按规定录入来访系统并告知来访人办理流程;若来访人反映问题不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则当场向来访人解释并告知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受理范围,将有关政策规定解释清楚。二是疏怨气。信访室工作人员始终树立做群众“减压阀”的工作理念,笑脸相迎,真情相待,让信访群众尽情宣泄怨气怒气。三是指方向。对于信访群众反映不属于纪检监察部门受理范围的问题,根据有关政策告知信访人正确的反映渠道,引导其合理合法解决问题。
用真相反馈群众。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以工作规则为遵循,以初信初访为抓手,以实名举报为重点,严格落实信访办理程序。一是标准化研判。由专人对信访举报材料进行头道筛查,精准提炼问题摘要,甄别业务范围外信访事项、无实质内容举报件、挂名贴牌件、重复举报件,按照规定分类处理。对难以准确判断的信访举报件,实行集体研判会商,着力解决好“查找矛盾源头”和“确定办理方向”两大问题,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审慎处理。二是标准化办理。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实行快分办、快处置、快核查、快答复“四快”工作法,缩短办理周期,核查工作严格按照“被反映人情况清楚、反映人情况清楚、反映问题清楚、矛盾根源清楚、真实诉求清楚”要求,查明事实真相,力争“一次性”解决好初信初访问题。信访室全程跟踪督办,定期对信访举报件办理情况进行梳理,实行“动态三色图”工作法,对办理缓慢的承办部门进行警示与督促,保证信访办理质量。三是标准化反馈。严格落实见面反馈制度,对实名举报人实行“3+N”反馈机制,力争办结一个结服一个;对匿名举报实行公开反馈机制,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方式公开反馈调查处理情况,用事实真相来回应群众。
用真情化解民怨。东昌府区抓牢源头治理,压紧压实责任,坚持系统施治,深入化解群众矛盾。一是压紧压实责任。纪检监察信访与全区信访、信访积案与初信初访,统筹谋划、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实行业务内外统筹联动、协调解决。二是坚持系统施治。明确信访受理、核查、审核、反馈等各环节工作要求,强化内部协同,全链条一体推进,健全提级办理机制和多室协商机制,协同攻坚疑难问题。三是深化源头治理。对业务内外问题交织的问题,重视群众合理诉求,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着力解决群众信访举报背后的共性问题和根本矛盾。(东昌府区纪委监委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