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区民营局始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首位,树廉政风气,谋赶超之举,立发展大志,力促民营经济新跨越。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形成了以风清气正的党风促进作风转变,以务实高效的作风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党风廉政建设也因此成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真正赢得了广大中小企业的信任和拥护。
制度为党风廉政建设“护航”。“正人必先正己,律己才能律人”,今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区民营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的几项规定》的文件,要求厉行节约以保护公共财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严禁公车私用和廉洁从政的重申从源头上杜绝腐化,为权力涂上防腐剂;工作纪律“三不准”约束了个人行为,保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事务办理的首问负责制明确了责任,增强工作使命感;学习制度的常态化、多元化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党性修养提供强力保障。下铁手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在廉洁自律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对“勤政”方面也做出了特殊要求。给行政不作为和消极怠工等隐形腐败行为划定警戒线,并首次对公文写作的简洁精炼、务实管用提出要求。制定其他配套制度并悬挂上墙,接受大家的监督。总之,制度的详尽规定为全局营造了风清气正、聚力干事的良好氛围,也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力度空前的全覆盖保障。
学习为党风廉政建设“开路”。“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加强学习对党风廉政建设和提升全党执政水平和业务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容上,区民营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严格执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区委关规定,同时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纪条规,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有关规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还加强对主要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分领会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履职能力和业务技能。载体上,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和现有资源,通过读书笔记摘抄、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系统学习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和“带头雁”。
勤政为党风廉政建设“增彩”。首先是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和标杆,真正发挥领导的表率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勤勉工作,敬业奉献,摒弃“混日子”思想,杜绝工作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其次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敢为人先,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文风。最后是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干劲。工作事务一定“当日事,当日毕,”杜绝推诿扯皮和拖沓滞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区民营局始终坚持勤廉并举,两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左膀右臂”,为民营经济发展夯实组织基础。
调研为党风廉政建设“加分”。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理论上强调了调研的重要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勤下基层勤调研也是该局工作的重头戏。端正调研态度。从思想上尊重中小企业,不为基层添负担,不为企业添麻烦,用平实的语言与企业交谈,使企业易于接受;从行为上摆正与企业的关系。调研要细心、耐心、热情,鼓励企业说真话、说实话,认真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及时发现各种苗头,防患于未然。创新调研模式。全局工作人员分为三个小组分赴三个片区同时调研,每周调研一次,设计调查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填写后统一收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基本情况和需求情况是调研的一个重点。现在郑家片区、嘉明经济开发区、凤凰工业园三个片区的调研活动均已过三分之一,掌握了大量翔实精准的企业信息。巩固调研成果。调研结束后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报告要求有情况、有问题分析、有对策措施,避免“闭门造车”和“独角唱戏”,给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将调研中小企业的详细信息进行汇总,建立完善的数据库。通过调研,为上级领导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健康有序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经过党风廉政建设的洗礼,区民营局干部职工人心思稳、人心思齐、人心思上,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中小企业发展铺平了道路。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也为社会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在大好形式下,区民营局将继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廉政勤政意识,拿出全部力量和所学,助力民营经济朝着更高、更强、更好、更有序的方向前进。(作者: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 健)